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视觉传达设计立足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服务省内外文化事业建设,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思维能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实践动手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企事业、高校院所从事数字媒体设计、信息设计、地域文化创新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设计、研究和管理的高级复合型视觉传达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概论、造型语言、设计色彩、插画设计、设计思维与创造、图形创意、字体设计、版式设计、数字印前工艺、品牌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设计、品牌设计、UI设计、设计管理、导视设计、展示设计、动态图形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专题设计、地域文化创新设计、专业考察、专业写生、专业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去向:
品牌咨询与设计公司、广告公司、教育与培训机构、文化传媒公司、出版公司、网络与游戏制作公司、时尚摄影公司、展览公司、独立设计师,以及各产业领域的品牌策划部、设计部、市场部等相关设计与管理岗位。
专业特色:
本专业开办于2002年,2012年调整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020年获批省级教学团队、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校重点建设专业。视觉传达设计现有专业授课教师14人,师生比约为1:14。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硕士生导师3人,博士3人,博士在读1人,高级职称比例为50%。本专业师资队伍研究方向多元,几乎覆盖视觉传达设计所有领域,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国内外各类专业设计奖项900余项。
(1)宽领域课程特色。课程与教学打破学科壁垒,柔化专业界限、拓宽专业领域、加强各专业配合,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模块,满足本专业不同方向的个性化的需求。
(2)混合型教学特色。以合肥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研发中心为依托,以导师制为驱动,形成混合式、嵌入式、项目化的新型教学模式,专业教师积极投入到“互联网+课程”建设中来,部分课程与网络资源融合,实现资源补充优势。
(3)专业实践育人特色。通过“导师制+工作室制+项目实践”三位一体的育人举措,以系统问题为导向,以实践目标、实践内容、实践方式、实践成果、实践效果评价方法、导师责任等措施具体化到课内嵌入、校内综合实践平台和行业实习实训的三层面实践育人体系,学生通过参与学科研究和社会服务提升创新性实践应用能力。
2、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应用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区域,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产品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产品设计创新能力与综合设计表现能力,能够整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从事产品造型设计与研发,适应安徽和区域产品设计企业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产品形态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交互设计、文创用品设计、公共设施设计、消费电子产品设计、家居设计、展示设计。
就业方向:毕业后主要在企业及设计公司从事产品经理、产品外观设计等专业技术岗位。
专业特色:针对岗位需求与行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与设计公司及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产品设计的专业教育。
3、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安徽、面向区域,服务地方环境设计产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精神与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以及职业实践能力,掌握环境设计行业新技术、行业企业标准、新业态发展等知识,会项目方案设计、会绘图软件操作、会项目流程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设计表达、展示设计、家居环境设计、室内陈设设计、室内装饰施工图设计、室内装饰工程预算、建筑模型、景观规划设计、室内环境综合设计、公共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
就业方向:
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景观设计、陈设设计。
专业特色:
环境设计专业授课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研究方向、师资水平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整体优势,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较好地满足专业教学科研的需要,发展趋势良好。此外,本专业师资队伍研究方向多元,几乎覆盖环境设计所有领域。通过跨学科融合、拓展学科知识,不断整合专业优势资源,多层面、多途径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近年来,环境设计专业教师主持省部级课题立项十余项,发表论文六十余篇,申请专利六十余项。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常年在第一线进行设计实践工作。设计项目包涵景观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建筑设计等不同方向,积极参与各项设计比赛并多次获奖。通过校内育人基地、校企合作育人基地以及互联网形成的网上教学平台,使更多的学术融入基地与平台教学当中。充分发挥校企合作育人基地与平台的教学作用,提升环境设计专业软硬件水平。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将相关课程及毕业设计模块与乡村振兴战略(乡村设计、文创设计等)紧密结合,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地与平台建设,实现产教融合、设计成果转化。
4、服装与服饰设计
培养目标:
本专业秉承学校“师范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服务省内外文化事业建设,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思维能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实践动手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企事业、高校院所从事服装产品设计与研发、服装制版与工艺技术、服装数字化技术及品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服装快速表现、中外服装史、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材料与创意设计、服装图案、成衣设计、服装结构设计、立体裁剪、3D服装设计与应用、服装CAD、服装工艺、服装饰品设计、童装设计、服装品牌策划、内衣设计、服装专题设计、艺术采风、企业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方向:
从事成衣款式与版型设计、服装数字化技术开发与应用、品牌策划与商品企划、零售管理与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与管理、生产线组织与工艺管理、质量控制与成品检验、功能防护服装研究与开发等本专业相关领域,包括男、女、童装设计师、服装制版师、图案设计师、时尚买手、时尚编辑、服装陈列师、服装质检师等。
专业特色:
服装专业成立于2014年,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现有教师11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9人,实验师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11人。师生比约为1:16。专业教师长期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专业课程体系、内容与行业职业标准全面对接,人才培养与行业知识、能力、素质衔接,与多家服装企业共同构建了产、学、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研发平台和育人基地。注重“以赛促教”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服装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在省级以上专业竞赛中共获奖项约200余项。
(一)培养模式
服装专业根据各门课程具体特征和教学需要,推动教师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类比教学以及传统讲授教学等方法的综合运用,精心设计问题、各种学习支架以及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形成本专业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课堂与远程互动结合的教学方法和应用;形成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的灵活动态的实践课程体系,重点加强学生动手实操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 双能型队伍
服装专业在教师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上加大力度,实现“双百”的要求。即教师具有行业资格证书率100%;教师下企业培训、实习率100%。 目前建立起了一支具有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实践能力强的“双能型”师资队伍。
(三)产学研合作
服装专业以企业提供得研发平台为依托,将实践应用教学贯穿于全教学过程中。依据服装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增加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综合性实践环节,注重培养过程的理论与创新的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实行产教融合,师生共同参与企业得产品研发与制作,实现了较好的成果转换。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从事服装设计、服装营销、产品搭配、服装制作配等服装媒体等本专业相关领域,包括男、女、童装设计师,服装版师,服饰品搭配师,面料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图案设计,等相关方向。